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時事觀瀾 >

“保險+期貨”不再是“新鮮事” 讓“膠賤”不再“傷農”

人民網-金融頻道 | 2019-10-18 13:46:26

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成功落地于云南遮放、瑞麗農場

一提起“保險+期貨”,對于大多數農民來說還是個“新鮮事”,位于我國云南西南邊陲地區(qū)的遮放、瑞麗農場就嘗了一回“鮮”——免費給橡膠上保險。由上海期貨交易所支持的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成功落地于遮放、瑞麗農場,為2544戶當地膠農提供2000噸天然橡膠的價格下跌保險,保費由興證期貨有限公司、東吳期貨有限公司先行墊付,后期由上海期貨交易所根據試點實施情況予以結算。截至當前,試點已鎖定253萬元的賠付總額,預期賠付率將超過142% 。賠付總額占到了遮放、瑞麗農場2018年橡膠銷售總收入的13.2% ,當地膠農切身體驗到了金融扶貧的“實在”。

遮放、瑞麗農場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芒市為國家級貧困縣,屬于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其中遮放農場是農業(yè)農村部“十三五”重點扶持的貧困農場。天然橡膠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yè),割膠收入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一直以來,天然橡膠受國內外市場復雜因素影響,價格波動十分劇烈,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指數近10年平均振幅高達41.4% 。橡膠價格跌破生產成本,導致膠農棄割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割膠收入難以穩(wěn)定,這是導致當地膠農貧困的主要原因。因此,穩(wěn)定當地膠農收入是當地扶貧攻堅的迫切需求,而促進當地橡膠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則是精準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的內在要求。

不同于傳統(tǒng)的價格保險,本次試點在保障橡膠價格下跌的基礎上首次設置了最終賠付與實際割膠量掛鉤的創(chuàng)新條款。具體而言,農民所獲賠償與經過當地農墾系統(tǒng)核定的實際割膠量成正比,當實際割膠量超過期初約定割膠量時,膠農即可獲得全部保險賠付。這樣的創(chuàng)新條款可為膠農提供天然橡膠價格下跌的風險保障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價格下跌而導致的割膠量下降的可能性,既穩(wěn)定了膠農的收入也保證了市場供給,這是本次“保險+期貨”試點的一次大膽嘗試。

據介紹,本次試點是由上海期貨交易所支持,興證期貨、東吳期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聯(lián)合實施,并引入了德宏州橡膠產業(yè)發(fā)展領導小組進行實際割膠量的統(tǒng)計,該項目也得到了德宏州州政府、農墾局和農業(yè)局等政府單位的大力支持,并將本次“保險+期貨”試點列入2019年政府重點工作。本次試點成功地為貧困地區(qū)膠農提供了切合實際需求的風險管理工具,是金融行業(yè)服務“三農”的有效嘗試,是多方扶貧主題廣泛參與并結合專業(yè)特長進行精準扶貧的積極實踐,展現(xiàn)了強大的精準扶貧合力。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保險+期貨”對于廣大農民而言不再是“新鮮事”,而將是“家常菜”。(李楠樺)

標簽: 保險+期貨

  • 標簽:保險+期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