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永贏基金發(fā)布公告稱,自購旗下新發(fā)基金永贏惠添益5000萬元。此外永贏方面向記者表示,該產品基金經理李永興還自購了100萬。
除了李永興,近日華夏先鋒科技擬任基金經理周克平也出資50萬元自購。此外,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還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進行了100萬-600萬不等的自購。
永贏基金自購5000萬元,基金經理自購100萬
3月8日,永贏基金發(fā)布公告稱,“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信心,將于永贏惠添益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簡稱:永贏惠添益混合,A類:011203,C類:011204)的發(fā)行期,即2021年3月8日至2021年3月26日出資50,000,000元固有資金認購本基金A類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永贏基金自購5000萬,系其近年來自有資金最大金額跟投。
春節(jié)后“抱團股”大跌,投資者擔憂情緒加重,不少基金產品遭遇大額贖回。永贏基金方面表示,“之所以選擇在這一時點自購,是因為公司對資本市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堅定看好,盡管資金面、流動性方面會有變化,但是目前并未達到發(fā)生重大變化的臨界點。2021年,即便是估值抬升放緩速度,還可以去掙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的錢,這是價值投資很好的窗口時點。”
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jiān)表示,對于發(fā)起式基金而言,1000萬公司自購是常規(guī)動作。但對于非發(fā)起式基金來說,5000萬自購除了有為基金發(fā)行造勢的作用,基金公司對后市看好的意味也多了很多。
而此次選擇自購旗下新發(fā)基金永贏惠添益這一產品,永贏方面表示,主要因為公司對李永興的投資能力充滿信心。公開資料顯示,本次新發(fā)的永贏惠添益是李永興2021年的首只偏股混合基金,上一只同策路產品永贏惠添利發(fā)行時(2018年5月底),市場位于3100點附近,隨后市場最低探至2464點,但永贏惠添利截至2021年2月28日依舊有130.43%的總回報,并在近期波動較大的市場中體現出較好的抗跌性。
值得一提的是,該產品基金經理李永興還自購了100萬,以彰顯其對市場信心。永贏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jiān)李永興擁有14年證券從業(yè)經驗,管理基金6年。北京大學理學學士、金融學碩士,曾任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jiān);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F任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jiān)。李永興作為行業(yè)少有的自上而下投資老將,整體風格均衡穩(wěn)健,成長和價值并重;他對擅長宏觀趨勢判斷,立足宏觀大環(huán)境進行左側布局,捕捉行業(yè)輪動機會。
彰顯市場信心,兩周內基金公司自購近2億
數據顯示,春節(jié)后,即在2月18日截至3月8日,除了永贏基金,富國、匯添富、天弘、華夏等10家基金公司開啟自購模式。短短兩周內,基金公司累計自購總額近2億。
當然,基金公司對自購產品的篩選也有一套標準。上海一中型基金公司權益投資主題組投資總監(jiān)表示,首先,要回撤小。自有資金投資的目標是穩(wěn)健增值,通常大家都有“盡量不虧錢”的潛在訴求。其次,非定制。一般都選擇公司主動管理的產品。其三,規(guī)模合適。根據資金量大小,需要選擇有一定規(guī)模的產品,一方面滿足持有人占比規(guī)定,另一方面避免申贖對基金運作的影響。最后,是附加值。如果能起到一定營銷作用,例如新發(fā)時自購,股市波動時買入,或者能有助于小微基金改造和持續(xù)營銷,則這項投資會更有意義。
不僅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也積極參與自購。除了永贏基金李永興,今年3月,華夏基金基金經理周克平也出資50萬元認購自己的基金產品。此外,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還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進行了100萬-600萬不等的自購。
多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基金公司自購行為不僅是一種對投資者負責的態(tài)度,前瞻布局,用實際行動與投資者共享成長、共擔風險,同時也體現出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對后市的信心。
市場不會立即進入熊市,短期調整或是投資播種期
永贏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jiān)李永興認為,春節(jié)后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但市場關注的風險基本上來自兩方面:一是貨幣政策收緊的風險,二是“基金抱團”的風險。他提到,雖然貨幣政策收緊的風險以及利率上升導致“高估值行業(yè)”估值回落的風險仍然不能完全消除,但只要貨幣政策尚未出現實質性的大幅收緊,市場就不會立即進入熊市,因為在貨幣政策尚未出現大幅收緊的情況下,資金即使流出股票市場也找不到太多高收益的資產,而當前股票市場仍然還存在一些估值不高但盈利較為確定的投資標的可以提供相對較好的收益?;蛘邚牧硗庖粋€角度考慮,當前估值可能存在下降的風險,但企業(yè)盈利暫時還不存在大幅下滑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如果仍有大規(guī)模增量資金持續(xù)入市,那么股票市場大概率仍將維持牛市;如果資金不在持續(xù)入市同時利率的上升對股票市場估值的天花板形成壓制,那也是進入估值向下盈利向上的價值投資區(qū)間;除非出現貨幣政策的大幅收緊導致盈利也出現大幅下滑的風險,這種情況下才會導致投資區(qū)間進入熊市。
李永興強調,從結構上而言,盈利增長仍是當前較為確定的機會,當前較好的投資方向是估值不高且盈利增長較好的公司;估值較高但盈利增長能夠消化估值的公司,跌下來也會具備投資機會;估值高且盈利增長不高的公司可能會面臨通過股價下跌完成估值回落的風險;估值較低但盈利不佳的公司可能風險和投資機會都不大。
華夏基金基金經理周克平認為,短期調整或是投資播種期。他提到,市場波動變化是正常現象,股票一定是有漲有跌的,不可能只漲不跌,但是要對幅度有一個界定,只要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的問題,都不用過度悲觀。其實回過頭來看,這種正常下跌往往是布局時機。一個大的迭代周期確實會在短期造成一定的泡沫,這種泡沫慢慢可能會經過一年、幾年來消化,自己就要在這里尋找到那些能夠歷經時間檢驗,真正受益的公司。所以經過一輪調整以后,自己反而更加有耐心地尋找未來三五年的機會。一輪周期的尾聲結束之后,基本上就是下一輪周期來的時候,未來半年甚至一年可能就是老周期尾聲、新周期起點的階段。投資一場耕種之旅,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然后迎來最終的收獲。
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江勇認為,回顧春節(jié)以來,市場的走勢其實是對前期風格極致化的一種糾偏。但當下市場的表現并不是熊市的確認,而是風格的切換,為應對市場的變化,會更加注重盈利與估值。對于之后的投資策略,江勇表示會更加重視分子端的因素,重點關注一些盈利與估值相對匹配的資產。因為經濟復蘇相對確定,所以會有利于偏順周期的行業(yè)。很多順周期的股票是符合我們尋找的特征的。當然,對于之前估值過高的一些股票,經歷過最近的調整,如果公司可以穿越周期,待估值回落到一定程度,也是值得考慮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