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時事觀瀾 >

中資股東增資超8億6年后擬撤出 長生人壽七成股權將花落誰家

投資者網 | 2021-04-29 14:12:39

作為國內首家獲準開業(yè)的中日合資壽險公司,自2003年進入壽險市場后,長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長生人壽”)已耕耘18年。雖然是一名壽險老兵,但長生人壽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今年3月,銀保監(jiān)會對《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進行修改,增加可入股外資保險公司的外方股東類別,還刪除了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規(guī)定。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此舉將吸引更多外資保險公司加快在中國市場布局。友邦人壽首席執(zhí)行官張曉宇也在媒體采訪中表示:“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競爭激烈,觸手可及的桃子已摘完,需要跳著摘桃子。”

對此,長生人壽并沒有固步自封,仍在蓄能發(fā)力。2020年10月,在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chuàng)新論壇暨第三屆中國保險康養(yǎng)產業(yè)創(chuàng)新論壇上,長生人壽推出的產品摘得“最具市場潛力保險產品”獎,而公司自身還榮獲“年度最具成長保險品牌”大獎,其成長受到了業(yè)內認可。

不過,2021年4月14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fā)布的一則公告顯示,長生人壽的兩位中資股東均已掛牌,擬轉讓全部所持股份。本次轉股的份額多達70%,轉讓價格則并未公布。截至4月25日,尚未有買家現身。

那么,距去年獲獎僅僅時隔半年,一家“最具成長”的老牌險企竟面臨著股份大“換血”,其中資股東為何離場?公司又將如何面對?

中資股東增資超8億6年后擬撤出

作為中國首家獲準開業(yè)的中日合資壽險公司,長生人壽的股東結構自帶高光。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公司誕生時是由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和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聯合經營,初始注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中日雙方各持股50%。

但是似乎每隔6年,公司的股權變動都會面臨一次新的考驗。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個6年,即2009年,其創(chuàng)始股東上海廣電退出,將所持的50%股份轉讓給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長城資產入場后就開始大動作增資,它與老股東日本生命保險各增資5億元人民,將長生人壽的注冊資本提升至13億元。與此同時,公司的中日股份占比仍然維持在雙方各占50%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方股東——長城資產是四家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旗下擁有長城華西銀行、長城國瑞證券、長城新盛信托等,囊括了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多個金融牌照。而日方股東——日本生命保險是日本最大的壽險公司。中日股東的實力可謂不俗。

如此經營到第二個6年時,2015年10月,經保監(jiān)會批準,長生人壽的注冊資本再次增加,由13億元人民增至21.67億元人民。增加的8.67億元均來自于中方股東,系由長城資產攜子公司長城國富置業(yè)有限公司共同為長生人壽“注血”。

此次增資后,日本生命保險的股份降至30%,長城資產與長城國富置業(yè)則分別持股51%和19%,長城資產一脈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股東。

如今,公司行至第三個6年,卻面臨著中資股東70%股份的異動。那么,中資股東異動究竟意味著什么?《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發(fā)函并致電詢問長生人壽,遺憾未獲企業(yè)回復。

不過此前,轉讓方長城資產在媒體采訪中表示,本次轉股的決定是在財政部和銀保監(jiān)會要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回歸主業(yè)的大背景下做出的。換言之,與保險要姓“保”相似,長城資產作為資管公司,也要回歸本源,本次轉股是為了集中精力發(fā)展主業(yè)。

此外,長城資產還承諾,將盡最大努力引進負責任、有實力的股東,促進長生人壽的長遠發(fā)展,維護全體員工的切身利益。目前股權轉讓工作正按照國有資產轉讓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連年虧損做不到“七八盈”

雖然長城資產表示本次轉股系順應大背景要求所致,但是在明星股東的光環(huán)下,長生人壽連年虧損也是不爭的事實。

截至4月25日,公司官網上僅能查找到2014年至2019年的年報信息,2020年年報目前尚未公布。

據歷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僅在2016年實現微利,盈利約235萬元,五年內虧損總額超過6億元。同時,據企查查信息,公司成立以來確實只有2016年實現盈利,此外均為虧損。雖然壽險公司素有“七八盈”一說,但成立十余年仍在虧損的情況也不常見。

反觀公司收入,相同期間內公司的已賺保費與保險業(yè)務收入均為正數。并且,2016年公司的已賺保費與保險業(yè)務收入兩項指標均實現了躍升,同比2015年上漲超過7倍,此后至2019年也都維持在14億元以上。

2016年為什么同時出現了凈利潤回暖和保費收入新高?回顧公司股權變動的時間軸,可以發(fā)現彼時恰逢中資股東注資8.67億元。但是依靠股東增資紓困只能解一時之渴,恐非長久之計。此后的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累計虧損規(guī)模仍在擴大。

高收入與連年虧損的背后,揭示出長生人壽疑成本高企。

此外,長生人壽的年報還顯示,公司原保費收入前五位的保險產品多是來自銀保渠道。如今旗下有銀行資源的長城資產將要離開,會使利潤“雪上加霜”還是“柳暗花明”尚未可知。

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只剩一年

盡管有大額虧損壓頂,長生人壽仍在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發(fā)展。

為求轉型,長生人壽定下了2019-2021年的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即未來三年,將建成20-30家中心支公司、50-100家營銷服務部。2019、2020和2021年,公司大個險新單標保將分別達成3億元、5億元和7億元。同時13月繼續(xù)率持續(xù)保持在85%-90%,期末公司總資產將達到100億-150億元。順利實現新業(yè)務價值保持持續(xù)增長,規(guī)劃期內虧損有效降低,規(guī)劃期后盡快實現盈利,公司發(fā)展真正迎來拐點。

簡要來說,該發(fā)展規(guī)劃主要包括增加分支機構、提高標準保費和繼續(xù)率、提高總資產規(guī)模等。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根據公司官網公布的數據進行比對,截至4月25日,分支結構方面,長生人壽的分、支公司與營銷服務部合計為53家,距目標至少還差17家??傎Y產規(guī)模方面,2019年底,公司的期末總資產約為71億元,距目標至少還差29億元。而大個險新單標保和13月繼續(xù)率則未找到公開數據。

如果公司仍然堅持該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那么2020年年報數據需要十分亮眼,否則2021年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接下來,長生人壽七成股權將花落誰家?其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能否如約完成?《投資者網》將持續(xù)關注。

標簽: 長生人壽 股權

  • 標簽:長生人壽,股權,中資股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