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時事觀瀾 >

匯宇制藥通過上市委會議 A股或將迎第三家同股不同權企業(yè)

長江商報 | 2021-06-04 09:54:09

A股或將迎來第三家同股不同權企業(yè)。

日前,上交所官網顯示,四川匯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宇制藥”)已通過上市委會議,這意味著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司距科創(chuàng)板上市又更一步。

據了解,匯宇制藥主要從事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招股書披露,匯宇制藥本次擬募資19.07億元,用于產能擴充、研究院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此次超過19億元的融資總額,是匯宇制藥2020年的總資產(12.12億元)的1.56倍。募資計劃中的兩個募投項目分別是注射劑產業(yè)化基地(二期)項目和匯宇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院建設項目,耗資超過11億元。

然而,根據招股書所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匯宇制藥有M車間及I車間兩個生產車間,2017年至2020年6月,M車間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0.7%、7.32%、5.78%和2.47%;I車間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29%、17.28%、59.33%和75.26%,遠沒有達到飽和狀態(tài)。

因此,業(yè)內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匯宇制藥用規(guī)模接總資產的資金用于擴充產能,或存在產能過剩的隱憂。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匯宇制藥業(yè)績的增長主要是受益于帶量采購,以公司主力產品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一種抗腫瘤藥物)為例,2017年的收入還是0,到2020年已高達12.27億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上述產品2021年采購標期的到期,匯宇制藥將面臨激烈的市場及價格競爭,未來業(yè)績的持續(xù)讓人擔憂。

過度依賴單一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匯宇制藥成立于2010年1月,主要從事抗腫瘤和注射劑藥物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多西他賽注射液、唑來膦酸注射液、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等。

業(yè)績方面,2017年至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匯宇制藥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0.14億元、0.54億元、7.07億元、13.6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47億元、-0.22億元、1.77億元、3.43億元??梢钥吹?,公司于2019年開始扭虧為盈,4年時間內,公司的營收整整翻了100倍。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公司兩年業(yè)績爆發(fā)式增長,其中主要依靠主力產品培美曲塞二鈉貢獻收入。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92.77%和91.02%。

據悉,培美曲塞是一種多靶點抗癌葉酸拮抗劑,由美國禮來制藥公司研發(fā),匯宇制藥研發(fā)的培美曲塞屬于仿制藥。在2018年的“4+7”城市帶量采購試點時,匯宇制藥以降價65%的代價成功中標,搶占了原研藥市場。

對于已經放量的藥企,帶量采購降價會影響產品毛利率。而匯宇制藥這類尚未規(guī)模化藥企,帶量采購放量降低單位成本,反而有助于毛利率增長。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yè)務毛利率分別為10.32%、80.15%、93.17%、92.1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較高集中度的風險是很明顯的,如果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受到競爭產品沖擊、遭受重大的政策影響或由于產品質量和知識產權等問題使公司無法保持該產品的銷量、定價水,且該公司目前其他在售產品收入不能快速增長或無法適時推出替代的新產品,這些主導產品的收入下降將對該公司未來的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及其不利影響。

其次,在“帶量采購”之下業(yè)績暴增情況或難以持續(xù)。招股書披露,目前國內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產品原研及通過一致評價的公司合計8家,公司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集采標期2021年陸續(xù)到期后將面臨激烈的競爭。

銷售費用率超50%

除了依賴單一產品的業(yè)績貢獻,匯宇制藥的收入增長還高度依賴于銷售投入。與同行相比,則體現為“重營銷,輕研發(fā)。”

招股書披露,2018年-2020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2962.13萬元、33812.88萬元和71314.09萬元;銷售費用率則分別達到54.53%、47.82%和52.28%。特別是,2020年公司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速為92.94%,而同期銷售費用增速分別為110.91%,銷售費用增長率高于營業(yè)收入增長率。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匯宇制藥的銷售費用中,學術推廣費占比最大。據了解,學術推廣費主要由學術會議費以及市場調研等其他費用構成。2018年-2020年,公司學術推廣費為1725.31萬元、3.03億元和6.45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重為58.25%、89.70%、90.39%。

另一方面,同較高的銷售投入相比,盡管匯宇制藥加大研發(fā)投入,但2019年、2020年的研發(fā)整體占比并不高,在同行中研發(fā)費用率也比較低。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匯宇制藥研發(fā)費用分別僅3914.98萬元、5561.55萬元和8877.39萬元,雖然持續(xù)增加,但并不及營收增速。且過去三年,公司研發(fā)費用率分別為72.07%、7.87%、6.51%,呈下降趨勢,而公司同行恒瑞醫(yī)藥研發(fā)費用占營業(yè)收入的比重則為15.33%、16.73%、17.99%,貝達藥業(yè)為24.81%、21.00%、19.40%。

此次,匯宇制藥IPO融資總額19億元,是該公司2020年的總資產(12.12億元)的1.56倍。募資計劃中的兩個募投項目分別是注射劑產業(yè)化基地(二期)項目和匯宇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院建設項目,耗資超過11億元。

然而,根據招股書所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匯宇制藥有M車間及I車間兩個生產車間,2017年至2020年6月,M車間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0.7%、7.32%、5.78%和2.47%;I車間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29%、17.28%、59.33%和75.26%,遠沒有達到飽和狀態(tài)。

因此,業(yè)內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匯宇制藥用規(guī)模接總資產的資金用于擴充產能,或存在產能過剩的隱憂。

標簽: A股 同股不同權 上市 匯宇制藥

  • 標簽:A股,同股不同權,上市,匯宇制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