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現(xiàn)實版樊勝美”話題登上網(wǎng)絡熱搜。
在一個名為《杭州和事佬》的節(jié)目中,介紹了這樣一個故事:
1996年出生的女孩洛洛在杭州工作三年,疑因遭受家里長期經(jīng)濟索取,心理壓力一直較大。2019年10月,洛洛心情不好前往錢塘江散心,遇到漲潮意外去世。
女孩父母得知消息之后,帶著一眾人鬧到了女兒所在的公司,索要賠償金。因并非上班時間、不涉及工傷,公司對家屬人道補償了6萬元。
幾天后,其父母又向公司索賠30多萬。公司表示,女孩的父親稱需要20來萬為兒子的房子“付首付”。雙方未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不得已只能以節(jié)目調(diào)解方式解決問題。
讓人不解的是,這對父母口口聲聲稱女兒是自己的“心頭肉”,卻又表示與她很少聯(lián)系,并沒有她的電話號碼。同時,他們雖然不清楚女兒在哪里工作,卻知道她月收入一萬元左右。
節(jié)目播出后,網(wǎng)友們的憤怒一下子把這條新聞送上熱搜第一:現(xiàn)實版樊勝美?為什么要給?會叫囂就要給錢嗎?女兒確實成為她們賺錢的工具了,去談判這妝化得夠濃的。
目前,由于尚無更具體的消息,還不能對此事下絕對定義。不過,幾年來,“被吸血的女主”事件可謂層出不窮,各種“扶弟魔”已不必多說。
去年11月,22歲的方洋洋因不能生育被夫家虐待致死,死后又被娘家配陰婚收取幾千元“彩禮”事件,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下限。
“我倒寧愿花錢買斷親情,從此兩不相欠”、“我承認原生家庭是我這輩子都掙脫不開的牢籠,我費盡力氣往外跑,往遠處躲”……看著洛洛生前寫在社交平臺上的消息,可以想見,這個不斷向她索取的原生家庭對她造成過怎樣的傷害。
更可怕的是,這種拿過度索取當習慣、“壓榨女兒補貼兒子”成自然的病態(tài)觀念與“啃女”思維是那么深入地植根在一些家長腦中。
當一個正當年華的鮮活生命消逝,陌生網(wǎng)友們尚且感到惋惜、震驚和同情,但在最親近的父母眼中,孩子的心聲卻遠不及索賠更有吸引力。
對于這種“啃女”現(xiàn)象,至少應有三個維度的治理措施。
道德上,社會起碼應當一致保持譴責態(tài)度。“和事佬”應該是公允而不失偏頗的,而非突破公序良俗,打破底線來解決問題。一味追求“和事”,可能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助紂為虐。
道德譴責之外,能否借用婦聯(lián)、社區(qū)組織等基層組織建立制度機制來對“啃女族”進行約束,同樣具有探討價值。畢竟,這并不只是某個個體的不幸,“被啃女”群體的悲劇故事折射出“重男輕女”陳舊觀念在一些地區(qū)、一些家庭還是根深蒂固。
此外,家不是法外之地,現(xiàn)實中頻繁發(fā)生的家暴、虐待等家事糾紛告訴我們:當家事侵犯了人身權益,當家丑沖擊了社會公序良俗,應當由法律劃出底線,堅決打擊,避免悲劇重演。
對待這種現(xiàn)象,廣大受害者何須再忍,不能再忍!面對過分壓榨,請勇敢站出來,請記?。何覀兌际悄愕募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