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專題 >

臺風“鸚鵡”登陸 來看看它長什么樣子,如何形成的

星宇飄零 | 2020-06-15 09:40:08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的第2號臺風“鸚鵡”將在6月14日中午在廣東沿岸登陸,目前預計會在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這次“鸚鵡”來得比較急,它最早于6月11日在菲律賓東部形成熱帶低壓,到6月12日,其中心位于菲律賓呂宋島西部,中心風力達到7級,風速約15m/s。于當晚20時加強為熱帶風暴(即臺風)。氣象部門預計它將于14日中午時分登陸廣東沿岸后將逐漸減弱,最終消失,整個臺風持續(xù)時間大約只有3天,屬于比較短命的臺風了。

上圖為中央氣象臺發(fā)布的第2號臺風“鸚鵡”的發(fā)展走勢和時間表,圖片顯示在14日登陸時,其風力約為9-10級,風速約23-28m/s。屬于熱帶風暴到強熱帶風暴級別,不算特別厲害??蓞⒖紙D下方的臺風分級,它實際上還沒到臺風級別。

預防強降雨

現(xiàn)在預計會在中午時候登陸,將為周邊地區(qū)帶來強降雨,臺風中心附近降雨量將超過100mm,廣東、廣西和海南的部分地區(qū)降雨量可能達到80-120mm,最高甚至可達160mm。如果是在下圖深藍色地區(qū)的讀者注意了,特別是有小車的做好防范工作……

臺風是如何形成的

好了,做完防范工作我們來看看臺風是怎樣形成的。其實對于臺風真正的形成機制,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氣象學家已分析出一些基本臺風形成的基本要素。

1、溫暖的海面

我們知道臺風都是在海面形成的,而且通常是在空曠的海面。海水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以上,大約是26.5攝氏度,因此它只會發(fā)生在夏季。而且這個溫度需要到達60米深度左右,原因以后兒解釋。

2、地轉偏向力(科里奧利力)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在北半球的臺風都是逆時針轉動的,沒有例外,這就是科里奧利力的作用。當?shù)厍蜃赞D時,由于赤道轉得比較快,南北兩端轉得比較慢,因此,速度較大的地方的氣流會帶動速度較低的地方的氣流運動。而我們的地球是從西往東自轉的,因此,由速度快的赤道帶動的氣流向北就會逆時針轉,向南就會順時針轉。倒不是北半球不會產(chǎn)生順時針轉動的熱帶氣旋,比較微弱的熱帶氣旋是在很局部形成的,但是由于地轉偏向力,順時針轉動的熱帶氣旋都無法形成臺風。由于需要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因此赤道附近也無法形成臺風。

具備以上要素的廣闊太平洋海面上,一些微弱的熱帶氣旋在溫暖的海面上形成,這些氣旋中心附近會產(chǎn)生一個低壓的區(qū)域,高速旋轉的氣流會翻動海面,中心低壓區(qū)也會使經(jīng)過的海面抬高,這樣將導致海水劇烈翻騰,如果溫暖海水(26.5攝氏度)的深度不足(小于60米),在劇烈的海水翻騰對流中將導致海面溫度下降,海面失去足夠的熱量對剛形成的襁熱帶氣旋將是致命的,它很快就會減弱消失。因此,溫暖海水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臺風才能形成。

當海面蒸發(fā)的水汽進入氣旋,會被周圍氣流帶進中心的低壓區(qū),并隨氣流向上運動,這過程中水汽開始凝結并釋放出熱量,而被釋放出的熱量又加劇了氣旋的運動,這樣熱帶氣旋不斷增值,最終一個擁有強大風速的熱帶風暴就形成了。

每一年都會產(chǎn)生數(shù)數(shù)十個臺風,這些臺風一旦登陸都會對沿海地區(qū)的人民造成損失,但我們無法阻止臺風的形成,也無法避免它對人民造成的損失,不過所幸的是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準確預測臺風來襲,因此能盡可能地避免損失,也許將來,我們的氣象學家能做得更多。

  • 標簽:臺風,鸚鵡,形成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