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不少網(wǎng)友讀完第一句話,就感覺到了“智商侮辱”,“只認識‘矢’字,‘嚆矢’(嚆:讀音hāo,釋義為呼叫;嚆矢:響箭,常用來比喻事物的開端)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怎么不說人話呀。”也有閱卷專家認為,“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wěn)當俱備。”對此,記者采訪了有著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經(jīng)驗的專家。專家表示,評價高考作文的標準不應當千篇一律,“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浙江滿分作文引發(fā)“說人話”爭論
“現(xiàn)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tǒng)都已經(jīng)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于家庭與社會傳統(tǒng)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以上語句來自于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此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wěn)當俱備。”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fā)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后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網(wǎng)友們對這篇滿分作文的評價呈現(xiàn)了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只認識‘矢’字,‘嚆矢’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怎么不說人話呀。”“滿眼卡爾維諾、海德格爾,作者真的知道大佬們說的這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嗎?辭藻堆砌,不可取。”也有網(wǎng)友表示,作者在行文中展現(xiàn)了極為深厚的閱讀功底,“就沖著旁征博引這一點,就值得給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余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并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shù)。”但點評專家同時也指出,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文字表達如此學術(shù)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好文章的標準到底是啥?網(wǎng)友們議論開了
傳媒人曹林撰寫長文表示,滿分作文如果以此為導向,是一種“侮辱”:“滿分作文,更應該有文字和思想的通透性,是那種讓人一口氣讀完產(chǎn)生觸電感的深度好文,既有酣暢的閱讀快感又能回味無窮,在思想深度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可這堆佶屈聱牙、讓人痛苦地讀幾遍也不知道說什么的東西,憑什么滿分呢?憑閱卷老師也沒讀懂?”
資深傳媒人朱學東在微博評論稱,“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展開的邏輯演繹,遣詞造句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方面是夠格的,無論是主題,還是邏輯和文字表達。”朱學東稱,“不是說每個人都要這樣學,但是,出現(xiàn)了,罕見,更應該鼓勵。這個意義上,給滿分,我也不反對。”
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前述文章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學術(shù)語句。“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但馬伯庸認為,問題在于,沒這個必要。作文里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信息一點不會損失。四個字來總結(jié)就是:辭不配位。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戰(zhàn)術(shù)上選擇也沒問題,未來必有前途。只是在戰(zhàn)略上,千萬不要覺得這么寫是一條好的出路。
高考作文閱卷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文勝質(zhì)則史,這和堆砌辭藻寫作有啥區(qū)別?”針對這樣的觀點,記者采訪了一位有著多年江蘇高考作文閱卷經(jīng)驗的資深閱卷專家。他表示,高考作文有很大的臨場發(fā)揮的因素,自然會有瑕疵。拿“一刀切”的標準去要求高考作文,顯然是教條了。“也有學者認為,大量的旁征博引,如果不表明自己的觀點,那么表明書都白看了。但對于高中生來說,能夠做到旁征博引,在作文中有意識地引用海德格爾或是卡爾維諾,已經(jīng)很難得了。思辨意識開始萌芽,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專家表示,學生對于文論的認知,存在著一個“化”的過程,正因如此,更不應該用“一刀切”的方式來作為作文評分的要求。“各種各樣的花朵,應當一起開放才好。思想、認識、見解和表達都應該百花齊放。”
附:生活在樹上(節(jié)選)
浙江一考生
現(xiàn)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tǒng)都已經(jīng)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于家庭與社會傳統(tǒng)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我們懷揣熱忱的靈魂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舊坐標的約束,鐘情于在別處的芬芳。但當這種期望流于對過去觀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虛無與達達主義時,便值得警惕了。與秩序的落差、錯位向來不能為越矩的行為張本。而縱然我們已有翔實的藍圖,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巔立下了自己的沉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