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專題 >

農(nóng)民工子女為偶像打榜每月花掉1000元 寒門貴養(yǎng)真的好嗎

工人日報 | 2021-01-15 09:32:36

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在孩子身上卻很舍得花錢——一雙760元的運動鞋只穿一個月,為明星偶像打榜每月花掉1000元……“寒門貴養(yǎng)”“未富先奢”在農(nóng)民工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并不鮮見。

教育專家表示,父母關(guān)愛孩子的出發(fā)點無可厚非,但真正的富養(yǎng)是品格和精神上的厚蓄滋養(yǎng),而不是過分追求超出能力范圍的物質(zhì)“富足”,吃苦耐勞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

盤里沒肉就嚷著叫外賣,760元的運動鞋只穿一個月,交粉絲群費、反復購買偶像專輯沖銷量月均花銷1000元,半夜為偶像打榜——這是遼寧沈陽市康平縣12歲留守兒童張梓萱的生活狀態(tài),而她所在家庭月收入僅有5000元。

并非所有農(nóng)民工子女都是如此,可張梓萱卻是農(nóng)民工家庭“寒門貴養(yǎng)”的一個縮影。

在農(nóng)村,很多不太富裕的家庭,在孩子身上卻很舍得花錢。父母迫于生計,把孩子留在老家或者帶在身邊,出于補償心理,或者認為讓孩子吃苦是家長沒本事,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優(yōu)越的物質(zhì)和教育條件,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在這樣的“寒門貴養(yǎng)”下,孩子們的狀況到底如何?

女兒一首歌買108次,父親一袋榨菜分兩頓吃

張梓萱的父親張?zhí)煅笤谏轿魈患倚⌒弯X合金型材加工廠打工,母親靠擺攤賣手套、拖鞋賺錢。拮據(jù)下,夫妻倆仍會每月給張梓萱和奶奶轉(zhuǎn)賬1500元生活費到微信錢包,這些錢基本都是女兒在花。

張?zhí)煅竺刻旃ぷ?2個小時左右,安裝門窗時沒時間吃午飯,他會用饅頭就著榨菜吃。一次吃半袋,剩下折起來裝進塑料袋下頓吃。一件黑色羽絨服堅持穿了10年。他和妻子每個月的生活費不到500元。

“約定好了,考前5名1500元,前10名1000元。”事實上,張?zhí)煅笾琅畠涸谧沸?,偶爾查看消費記錄得知,女兒支付3元的消費記錄有108次。他覺得孩子孤獨,聽聽歌、追個星不是壞事,只要學習成績不掉下來就沒事。女兒的“愛好”盡量滿足,名牌運動鞋、堅果零食、迪士尼文具,幾乎每個月,張?zhí)煅蠓驄D都會給女兒郵城里的“新鮮貨”。

石春艷是張梓萱的班主任,已經(jīng)工作31年,她越發(fā)覺得如今的家長嬌慣孩子。“以前家長幫著老師一起‘教訓’,現(xiàn)在老師教訓一句,家長恨不得沖過來跟我理論。”讓石春艷最為感嘆的是,孩子們的物質(zhì)條件太過“富足”。23個孩子,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零食方面,最困難的家庭也會準備一袋干脆面,一天裝一兜子的也有不少。

不只是留守兒童生活“富足”,一些隨遷子女也趕超了城里娃。

素描、油畫和鋼琴,14歲的李舒飛在疫情發(fā)生前每個周末要上三個興趣培訓班,月支出1800元??瓷先ダ钍骘w父母收入不菲,實際上,父親是保安,月收入1800元,母親朱麗是一家超市的臨時銷售員,月收入800元。“李舒飛的興趣班算是少的,班里哪個孩子不是四五個?周末安排得滿滿的,還有學馬術(shù)、滑雪的。”朱麗說。

補償心理作怪,孩子吃苦竟成家長無能

“我和她爸一整天在工作,到家累得只想睡覺。沒怎么陪過她,心里有愧。”女兒偶爾會給她洗襪子和內(nèi)衣褲,懂事得讓朱麗心疼。“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接進城就是讓她能享受更好的教育,提升素質(zhì),不能像自己一樣做一輩子“苦勞力”。

朱麗說,她看到電影中《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之最后一課》里那個沒有彩色筆的男孩就哭。她小時候酷愛畫畫,家里吃飯成問題。小學剛畢業(yè)就輟學,“彌補女兒其實就是彌補幼小時的自己。”

然而,私下里,李舒飛告訴記者,她不喜歡美術(shù)和音樂,學得很吃力,她還因買便宜的顏料被老師和同學笑話過。

從事農(nóng)民工心理咨詢工作的心理咨詢師王冠表示,這是補償心理在作怪,農(nóng)民工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刻意提高孩子的物質(zhì)和教育供給,希望培養(yǎng)成“小公主”“小王子”,改變后代命運。還有一種心態(tài)是因為見識受局限,認為在物質(zhì)和教育上滿足不了孩子是家長無能。

“孩子過得不好,肯定是當?shù)臎]本事。”高勇說,他在建筑工地干活,兒子跟他在鞍山、沈陽、撫順就讀過。怕兒子在城里孩子面前自卑,他給孩子買了很多名牌衣服和文具,零花錢給得也足。他覺得,自己在工地打工,不太體面,但只要孩子生活水平夠高,就不會覺得這個爹“沒本事”“無能”。

更關(guān)鍵的是,孩子們看不到父母打工的辛苦。張?zhí)煅蟾嬖V記者,每次夫婦二人回村都是穿平時舍不得穿的衣服,買的禮品也多,看上去很光鮮?;卮搴蠼?jīng)常串串門,偶爾打麻將,挺清閑。這可能讓孩子覺得家里經(jīng)濟狀況不錯。

“孩子遠離父母,看不到父母工作時的辛苦和忙碌,沒有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會覺得賺錢容易,自己花些錢是應該的,甚至是必須的。”王冠說。

吃苦耐勞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吃苦耐勞精神任何家庭都需要。”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教授秦旭芳認為,關(guān)愛孩子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寒門貴養(yǎng)”出的孩子不珍惜勞動換來的金錢,過分依賴父母且不懂感恩,就是在培養(yǎng)“巨嬰”。吃苦耐勞、勤儉能干是優(yōu)秀品質(zhì),城里富裕家庭也在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所以無論什么家庭,要為孩子長遠考慮,都不能嬌慣出奢侈的習氣。

“真正的富養(yǎng),不是物質(zhì)上的富足,而是品格和精神上的厚蓄滋養(yǎng)。”秦旭芳說,對于孩子應該富養(yǎng)還是窮養(yǎng)的爭論自古至今一直都有,也是一代代家長們常議常新的話題。思想上富養(yǎng)才是正確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孩子自然而然地自信,持有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有進取心和拼搏精神,才能讓孩子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冠則認為,物質(zhì)補償其實只是家長們的自我安慰。家長應當多承擔子女教育的責任,適當讓他們看到自己工作的辛酸,了解到真正的社會并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用刻意讓孩子吃苦,但力所能及地鍛煉還是應當?shù)?,比如,孩子從小幫父母掃地、洗碗,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孩子遇到想要的東西可以通過努力勞動換取。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知道當家時柴米油鹽貴,才能盡早獨立起來。

“寒門貴養(yǎng)”也是當下社會“未富先奢”的一種映射。“城里一些工薪階層把孩子當‘富二代’養(yǎng),攀比下,一些貧困家庭也把孩子當‘富二代’養(yǎng)。” 王冠同時建議,全社會應大力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社會風氣,農(nóng)民工家長們的思想轉(zhuǎn)變了,教育孩子的理念才會改變。(部分采訪對象為化名)(記者 劉旭)

  • 標簽:打榜,寒門貴養(yǎng)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