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蓉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規(guī)范報名信息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這項政策實在太好了,讓孩子入學手續(xù)更簡化了?!薄斑@是促進教育公平的好政策”……《通知》在網上一經發(fā)布,立刻獲得無數網友點贊叫好。4月2日,記者就湖南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
記者采訪了解,我省株洲、永州等多個市州教育局近年來均沒將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列入入學就讀必須材料,不允許學校私自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也沒有接到過家長反映這類問題的投訴。
“教育部嚴禁學校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有利于教育公平,讓家長不用擔心學?!慈讼虏说?。”多位中小學生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女兒以前剛入讀小學時,學校曾給我一張表格,需填寫關于家長工作單位的信息,但沒有填寫職務和收入?!遍L沙市民劉先生認為,如果讓家長填寫自己的職務和收入,多少會令人擔心自家小孩在學校受到的待遇與別的孩子不一樣,或者其他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會受到特別“優(yōu)待”?,F在教育部出臺這一新政,家長們可以感到踏實了。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位負責人認為,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將大大減輕家長為孩子辦理入學時“跑材料”的負擔;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將會減輕家長對教育公平的憂慮。他表示,我省也將出臺相關文件,確保將該項政策落實到位。
省教科院副院長楊敏認為,教育應該體現公平性,不管是“官二代”“富二代”還是農民工子弟,都應該得到公平對待。“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能阻止學校和教師對學生“分門別類”“另眼相待”。
“但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并不等同于不要班主任和老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楊敏同時表示,學校不但要通過家訪等多種手段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還要對處于困境中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愛和幫扶,“教育需要家校協同,知曉必要的信息有助于這一點。學校應牢牢把握一點,就是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