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不時出現。四川檢察機關調研發(fā)現,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監(jiān)護缺失或缺陷的家庭超過62%。自2015年起,四川省檢察機關探索“強制親職教育”工作,讓不合格的父母“回爐再造”。檢察官表示,相關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并不都是一帆風順,除了需要立法支撐,還需要全社會共同推進。
“母親訓斥的聲音一直不停,中途還幾次打斷我們的交流,16歲的男孩則始終低頭不語……”8月17日晚,成都市新都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負責人魏婷,如是向《工人日報》記者講述她入戶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時發(fā)生的一幕,“對于這樣的家長,家庭教育指導唯有深入再深入,才能幫助其從觀念上轉變,否則孩子免除刑罰,再次回歸家庭也存在隱患。”
當前,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不時走進大眾視野。認真梳理發(fā)現,許多走向犯罪的未成年人身后都有一個“一言難盡”的家庭。四川是全國外出務工人數最多的省份之一,擁有留守兒童超75萬人。四川檢察機關調研發(fā)現,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監(jiān)護缺失或缺陷的家庭超過62%。
依法懲戒了“熊孩子”,“不著調”的家長怎么管?為從源頭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保護未成年人免遭侵害,自2015年起四川省檢察機關積極探索“強制親職教育”工作,讓不合格的父母“回爐再造”。5年時間過去了,具體成效如何?《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
沉默、寡言、內向——在魏婷眼中,那個一直被母親追著碎碎念的16歲男孩亮亮(化名),面對外界時,已經嚴嚴實實地將自己包裹起來。一直以來,他都處于一個極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中:父親至今仍在服刑,母親改嫁后,一家三口的生計全都寄托在了繼父身上。他渴望盡早獨立,進入酒店打工,卻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同事起了爭執(zhí),持金屬器械打架傷人。因主觀惡性較輕,在公安移送至檢察機關后,其被采取了取保候審。
“在我們家庭調查的詢問過程中,這個男孩始終都在認真聆聽應答,但問及更深入的家庭情況,他便保持閉口不言的狀態(tài)了。”魏婷說,這不由得讓她想起了兩年前的一個案子。
那也是一個16歲的男孩,名叫小西(化名),在伙同他人盜竊多輛汽車后被抓獲。檢察院了解到,小西的父親在其幼年時因犯罪被判刑,被釋放回到家中不久又到云南打工。因在孩子青春期成長的關鍵階段缺失5年,父子之間的親子關系存在嚴重問題。母親獨自將小西撫養(yǎng)長大,母子溝通較少。小西小時候經常被其他大孩子欺負,認為只有混社會才能不受欺負,初中輟學之后,結識社會閑散青年,沾染社會不良習氣,后發(fā)生違法犯罪行為。檢察機關審查認為,其父母的監(jiān)護失職是誘發(fā)小西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隨后對這個家庭啟動強制親職教育程序。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壞孩子。通過強制親職教育的推進,小西和父母間的親子關系變得日益緊密。”自2015年四川省探索強制親職教育工作起,魏婷接觸了大量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家庭,她認為即便目前亮亮和母親的關系劍拔弩張,但通過不斷深入的家庭教育指導后,一定能夠得到改觀,“畢竟這還僅是我們的第一次’家訪’”。
父母“回爐再造”依靠強制力
在魏婷看來,幾乎每一個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的推進,都不一帆風順。
以小西為例,其父得知兒子被刑事拘留后,立即辭掉云南的工作并放棄薪酬,與其母一起到看守所探望。但在取保候審后,小西與父母仍有對抗,父親找不到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打罵加劇了緊張關系。
檢察機關分析認為,小西家庭最基本的“愛”的紐帶依然存在,但因監(jiān)護失職造成的感情裂痕,以及小西陷入違法犯罪的程度較深、父親出獄后的戾氣較重等方面原因,造成該家庭改變難度較大。通過會同委托開展強制親職教育的公益組織對小西家庭進行評估與面談后,最終以青少年群體了解、家庭問題及需求梳理、學習溝通技巧等6個層面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并根據其具體需求開展個案心理咨詢服務。
剛開始,小西的家長就先后以工作太忙為由,推脫不愿參加強制親職教育。
“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四川省檢察院專門負責辦理未成年人犯罪和受侵害案件的第九檢察部副主任吳歡水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當家庭支持環(huán)境作為檢察機關不批捕、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處理的參考時,父母對相關工作的配合度極高。但一旦附條件不起訴等決定作出后,家長對后續(xù)家庭教育部分的內容往往采取消極態(tài)度。
為此,四川省檢察機關針對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監(jiān)護人,積極探索綜合運用行政處罰、個人征信管理的方式形成約束力。對于無故不配合的監(jiān)護人將書面送達告誡書。拒絕或不配合超過兩次,且認定屬于不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或侵害被監(jiān)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將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在這些強制力推進下,幾乎所有家長都能按照規(guī)定完成家庭教育課程,如果綜合效果不達標,還將面臨延時和課程追加。”吳歡水介紹,截至目前,四川全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家庭教育指導覆蓋率已達90%以上。
“親職教育”亟須普及
低齡販毒、盜竊、搶劫、被性侵……近年來,未成年人因監(jiān)護缺位、家庭教育缺失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或遭受侵害的現象不時出現。吳歡水告訴記者,近年來,檢察院打造了“亮晶晶”“納愛”“格桑梅朵”等120余個由未檢員額制檢察官構成的專業(yè)團隊,同時引入社會專業(yè)力量參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專業(yè)性和實效性,最近還與團省委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專業(yè)的青少年司法社工隊伍。
但是,吳歡水他們依舊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僅僅依靠檢察機關推進親職教育,人力物力精力都是不足以支撐的。”一些四川省各市州的基層未檢檢察官認為,司法干預下的親職教育屬于一種補救手段,應該進一步將端口前移,讓家庭教育指導成為一種普及性的教育課程。“當然,這些要全社會共同推進才能實現。”吳歡水說。
“此外,親職教育還需要有立法作為支撐。”魏婷告訴記者,由于沒有法律作為支撐,“強制”推行很難界定其合理合法性。四川省檢察機關未檢系統(tǒng)已將最開始推進的“強制親職教育”更名為“強化家庭教育指導”,她希望國家能夠將家庭教育納入立法層面,讓司法干預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同時通過法律上的強制力和威懾力,讓那些監(jiān)護失職、監(jiān)護不當的未成年人父母正視家庭問題、重視親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