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 宏觀 >

為什么雜糧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哪些食物才能算作“雜糧”?

北京青年報 | 2023-08-06 09:17:21

五谷雜糧的說法由來已久,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一書中,就提出了“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宜,五菜為充”的平衡膳食原則,其中的五谷是指“大米、小豆、麥、大豆、黃黍”,可見雜糧自古在膳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雜糧都包括哪些糧食品種呢?

通常是指除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谷類作物,其中谷類雜糧主要包括高粱、燕麥、小米、藜麥、蕎麥等,豆類雜糧主要包括綠豆、小豆、蕓豆、豌豆、鷹嘴豆、扁豆等。


(資料圖)

跟精大米相比 雜糧的哪些營養(yǎng)成分更豐富?

雜糧富含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zhì)以及多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營養(yǎng)價值較高。跟精大米相比,雜糧的蛋白質(zhì)、不溶性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鈣、鎂、鐵等微量元素含量更豐富。

1.蛋白質(zhì)

雜糧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尤其是豆類雜糧,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20%左右,是良好的植物蛋白來源。谷類蛋白質(zhì)普遍缺乏人體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而雜豆類含有較高的賴氨酸,兩者搭配食用,可以彌補谷物的不足,提高蛋白質(zhì)整體的利用率。

2.膳食纖維

雜糧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僅可以增加飽腹感、控制體重和減肥,而且還能增強腸道功能,改善便秘,對降低血脂、保護血管也非常有幫助。

3.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雜糧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鈣、鐵、鋅等礦物質(zhì)含量也遠高于精大米。這些營養(yǎng)素對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B族維生素普遍以輔酶的形式廣泛參與身體內(nèi)的各種生理過程,是推動體內(nèi)代謝,把糖、脂肪、蛋白質(zhì)等轉(zhuǎn)換為能量不可或缺的物質(zhì)。鈣能形成堅固的骨架以支撐整個身體,保護心、肺、牙齒等;鐵是構(gòu)成細胞的原料,參與體內(nèi)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及某些酶的合成;鋅能促進生長發(fā)育與組織再生,促進維生素A的代謝,并參與免疫功能。

4.其它植物活性成分

雜糧中還含有豐富的酚類化合物,如酚酸、黃酮及植物甾醇等,具有很強的抗氧化生物活性。

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 雜糧還有哪些功效?

1.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風險

研究表明,較高的雜糧攝入量與較低的糖尿病和缺血性中風風險相關,雜糧攝入量每增加100克/天,糖尿病和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分別降低14%和13%。

2.調(diào)節(jié)血糖

雜糧中含有許多能降低血糖濃度的植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黃酮、膳食纖維等。這些植物活性成分有助于延緩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謝,從而起到阻止或減緩機體血糖升高的作用。

3.調(diào)節(jié)血脂

雜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酚類物質(zhì),可通過減少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膽固醇的排泄等途徑降低血漿中膽固醇水平,或通過減緩或降低脂肪吸收途徑降低血漿中甘油三酯水平。

4.促進腸道健康

雜糧中所含有的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持水作用,可在腸道內(nèi)吸附水分子,使糞便體積增大,促使食物殘渣或毒素在腸道內(nèi)運行,并迅速排出體外,有助于預防便秘并降低直腸癌風險。所含有的植物多糖在腸道內(nèi)被腸道菌群分解利用,發(fā)酵產(chǎn)生短鏈脂肪酸,為腸道上皮細胞提供能量,保護腸道屏障。

5.抗氧化

雜糧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成分,如酚類物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甾醇、植酸、維生素E等,它們可以幫助人體更好地抵抗自由基,延緩衰老。

如何打開吃雜糧的正確姿勢?

1.攝入量要適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其中谷類雜糧和豆類雜糧便是全谷物和雜豆類食物的主要來源。

2.粗細搭配著吃

雜糧營養(yǎng)雖好,但不可全部代替精白米面。因為雜糧中的膳食纖維、抗性淀粉等含量較高,會對胃腸道造成一定的壓力。特別是對于老年人、兒童及消化功能較弱的人來說,不可食用量過大。可將雜糧和精白米面搭配著吃,根據(jù)自身的身體反應及口感接受度,循序漸進增加主食中的雜糧比例。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可達到主食的1/3至1/2。

3.粗糧細做,烹調(diào)方式多樣化

雜糧質(zhì)地較硬,在烹調(diào)前可以提前浸泡幾小時使其充分吸水,同時也可通過浸泡去除掉植酸、皂苷等抗營養(yǎng)因子。采用電飯鍋的雜糧飯功能或壓力鍋能做出口感軟爛的雜糧飯或粥,用豆?jié){機、破壁機制作五谷豆?jié){或雜糧米糊也是不錯的選擇。

4.谷豆混合,種類多樣

不同雜糧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組成差異較大,因此各種雜糧相互搭配著吃更有營養(yǎng)。谷物和豆類搭配著吃,可以實現(xiàn)氨基酸互補,提高蛋白質(zhì)的整體利用率。

文/秦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

知識鏈接

怕得心血管疾?。窟@幾種食物再不吃就晚了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第一大致死疾病。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年有近18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30%以上。三分動,七分吃。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病,心血管疾病也不例外。吃不對,發(fā)生高血壓、心肌梗塞、中風等的機會就是比“會吃”的人高不少。那么,怎么吃才算對呢?一起來看看《歐洲心臟雜志》近期發(fā)表的一篇研究結(jié)論,是來自北京阜外醫(yī)院和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共同研究成果。想幫助爹媽和自己的心血管更健康的小伙伴們,速速準備好小本本。

這7種食物,吃夠正確的量,就能擁有更強悍的小心臟和血管。(備注:1杯=240~250毫升左右的容積,1盎司≈28.3克)

1.水果和蔬菜:每天4到5份

每份的量:1個等大小蘋果/香蕉/梨;1杯綠葉蔬菜;1/2杯其他蔬菜

2.豆類:每周3到4份

每份的量:1/2杯豆類或小扁豆

3.堅果:每周7份

每份的量:1盎司(約28.3克)樹生堅果或花生

4.魚肉:每周2到3份

每份的量:3盎司熟魚肉

5.乳制品:每周14份

每份的量:1杯牛奶或酸奶;1.5盎司奶酪

6.全谷物:適量(例如每天1份)

每份的量:1片面包(40克);半個中等大小的薄餅(40克);半杯熟的(約75-120克)米/大麥/蕎麥粉/粗麥粉/玉米糊/粗麥或藜麥

7.天然肉類:適量(例如每天1份)

每份的量:3盎司熟的紅肉或家禽肉

總結(jié)來說,能打高分的最健康飲食,對應到三大供能營養(yǎng)素的供能比例,大致為:56%來自碳水化合物,27%來自脂肪(其中8.9%來自飽和脂肪,15.0%來自不飽和脂肪),17.2%來自蛋白質(zhì)。

分享完了核心信息,我們來說說這個研究的可參考程度:24.5萬人的樣本量;樣本覆蓋全球5大洲80個國家,且覆蓋了不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地域。21%的參與者來自高收入國家,60%來自中等收入國家,19%來自低收入國家,這與全球人口分布相似;平均隨訪時間長達9.3年;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多樣化的營養(yǎng)和健康結(jié)果研究。

文/劉遂謙(科普工作者、臨床營養(yǎng)師、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會員)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wǎng),商業(yè)門戶網(wǎng)站,新聞,專題,財經(jīng),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nèi),健康,產(chǎn)業(yè)資訊,房產(chǎn),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