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biāo)題:95后消防員火場外完成生命接力
近日,河南95后消防員趙斌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據(jù)鄭州市紅十字會統(tǒng)計,趙斌是鄭州市第500名非血緣關(guān)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qū)消防救援大隊了解到,趙斌自工作以來已參與了600多場消防救援,趙斌說,“我從沒有猶豫,無非是換種方式救人。”
1996年出生的趙斌在21歲那年加入鄭州市惠濟區(qū)消防救援大隊成為一名消防員,自投身消防事業(yè)以來,趙斌已參與了600余場消防救援行動。
2020年5月8日,第73個世界紅十字日那天,惠濟區(qū)紅十字會聯(lián)合惠濟區(qū)消防救援大隊開展無償獻血活動,趙斌在活動中參與無償獻血,并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趙斌告訴北青報記者,他的同事幾乎都參與了無償獻血,并且留下樣本,加入資料庫,“這是一件好事情,何樂而不為。”趙斌說。
2021年1月,趙斌接到鄭州市紅十字會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當(dāng)即表示同意捐獻,然而由于患者病情發(fā)生變化,捐獻流程被迫終止。
2024年8月,趙斌再次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工作人員告知他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像上次一樣,毫不猶豫給出同意捐贈的回復(fù)。“我覺得沒啥可猶豫的。”趙斌說,他剛告訴家里的時候,家人還有點擔(dān)心,“他們一開始阻攔我,怕?lián)p傷我的身體。我就把紅十字會老師朋友圈里的捐獻案例、相關(guān)科普發(fā)給他們看,最后做通了他們的思想工作。”趙斌家人逐漸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真正意義,進而全力支持他的決定。
趙斌迅速投入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準(zhǔn)備工作中,12月8日早上,他注射了第一針動員劑,此后每天都要注射兩次,共注射9針,直至捐獻當(dāng)天早上進行最后一針的注射。趙斌說,“打動員針就像打疫苗一樣,注射在肩膀肌肉上,打完感覺腰有些酸,除此之外身體沒有不適。”
12月12日上午,趙斌在家人的陪伴下捐贈造血干細胞,捐獻過程長達4個小時。捐獻時,醫(yī)生先從手臂靜脈處采集全血,血液從趙斌的左手流淌出來,經(jīng)過分離機分離造血干細胞后,再通過他的右手回到身體。
捐獻完成,趙斌從床上下來,感覺一切正常。談及回去最想做的事,趙斌說,“那必須向身邊的人‘炫耀’一番,我又救了一個人。也希望更多人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隊伍。”目前,趙斌已經(jīng)重新回到消防隊伍的正常工作中。
據(jù)了解,惠濟區(qū)消防救援大隊每年都會積極參加紅十字會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下轄6個消防救援站180多名消防員中,有百余人都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他們認為,消防員的首要原則是救人,從這個角度來講,捐獻造血干細胞與消防救援隊伍的精神內(nèi)核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