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專題 >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王利明:條件成熟時有必要針對人工智能特別立法

新京報 | 2023-07-06 17:05:31

“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將是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核心力量。如何從法律上應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侵權,是應當高度關注的話題?!?月6日舉行的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知識產權與數字經濟發(fā)展論壇上,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提出上述問題。


(資料圖)

王利明發(fā)表主旨演講。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攝

侵害何種權利?

王利明指出,人工智能侵權不同于一般的產品侵權。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會對用戶的生命權、身體權或者健康權造成嚴重損害,也不會給用戶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因此與傳統(tǒng)侵權責任法中的產品責任不同。此外,人工智能侵權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網絡侵權,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的虛假信息需要借助用戶或者其他主體的傳播才可能影響社會公眾。

“所以從侵權的客體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侵害的是人格權和知識產權,但是這種侵權有可能帶來很大的法律風險,它可能會生成虛假的圖片、視頻和信息,這些虛假信息一旦大面積傳播,不僅會造成人格權等權益的重大侵害,甚至可能引發(fā)嚴重的社會問題?!蓖趵髡f。

誰構成侵權?

王利明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權的責任主體具有復雜性與多元性。如服務提供者可能大量收集公開信息用于訓練,這些公開信息中可能既有隱私信息,又有個人信息,還可能涉及商業(yè)秘密;用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產品時,采取故意引誘等方式使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虛假信息,并且對虛假信息進行傳播;服務提供者開發(f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缺陷,用戶利用這些缺陷生產具有侵權性質的文字或者圖片。

“針對這些復雜性與多元性,我們必須要區(qū)分不同的場景,來明確不同主體的責任。”王利明說。

王利明強調,對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權的責任認定,應該采取何種價值取向是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拔覀冞€是應該秉持一種鼓勵創(chuàng)新、預防風險的態(tài)度。我一直認為,我們現在最大的風險是技術落后,所以法律上要盡量強化預防,而不是強化制裁?!?/p>

如何承擔責任?

責任劃分方面,王利明指出,要區(qū)分兩類情形,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非法處理、泄露個人信息的責任?!斑@一類責任應該是比較重的,現行的民法典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做了明確規(guī)定?!倍菍ι墒饺斯ぶ悄墚a生虛假信息造成侵權的責任,王利明認為,可以適用“通知—刪除”規(guī)則。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權和利用網絡實施侵權,在性質上具有極大的相似性。民法典之所以采用‘通知—刪除’規(guī)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網絡平臺上存在海量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基本上無法一一甄別這些信息。同樣,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也無法確定其生成的每一項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因此,是不是只有在受害人提出通知后,如果服務提供者沒有采取措施,才讓其承擔適當的責任?”他說。

此外,王利明提出,應該確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對個人信息和隱私的安全保障義務。“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利用收集的信息進行深度偽造?!?/p>

“我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所造成的侵權,還沒有完全超出民法典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現行法律規(guī)則仍然可以作為處理和解決糾紛的依據。”王利明認為,在未來條件成熟時,有必要通過特別立法進行有效應對,從而更好地預防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各種侵權風險,有效保障民事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yè)的發(fā)展。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吳興發(fā)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yè)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yè)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