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綜合 > 正文

環(huán)球速讀:銅雀臺賦原文翻譯 一起來看看

2022-11-15 09:05:21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銅雀臺賦

作者:曹植 (魏晉)


(資料圖片)

從明后以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闋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麗兮,瞰云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xié)飛熊之吉夢。仰春風(fēng)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云天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獲逞。揚仁化于宇宙兮,盡肅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圣明?休矣!差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guī)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尊貴而無極兮,等年壽于東皇。御龍旗以遨游兮,回鸞駕而周章。

思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銅雀臺賦

這首詩正是赫赫有名的《銅雀臺賦》,銅雀臺共有兩個版本,此詩取自廣為流傳的大眾版本,在《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中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只不過中間少了這四句: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俯皇都之宏麗兮,瞰云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xié)飛熊之吉夢。

后面又少了這三句:御龍旗以遨游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曹植

第一版廣泛流傳于民間,第二版記載于正史,具體哪個更可信,已經(jīng)無法考證了。不過沒關(guān)系,今天咱們具體聊一聊銅雀臺的前世今生。

相傳,東漢末年,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后,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決意建銅雀臺于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那么地址在哪里呢?

銅雀臺

銅雀臺位于河北臨漳縣境內(nèi),那里有一個古鄴城的遺址。鄴城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魏國的名臣西門豹就曾經(jīng)在這里擔(dān)任地方官,并且造福一方。小學(xué)課本《西門豹》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后來經(jīng)過戰(zhàn)國、秦漢時代的發(fā)展,到東漢末年,鄴城已經(jīng)演變?yōu)橐粋€繁榮的大城。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命人將銅雀臺初建于鄴城。后來五胡十六國時期,后趙石虎在曹魏銅雀臺原有十丈高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層樓,高十五丈。

北齊天保九年(558年),齊文宣帝高洋征發(fā)工匠三十萬,大修三臺。整修后,銅雀臺一度改名為”金鳳臺”。到唐代,又恢復(fù)了舊名”銅雀臺”。到了元代末年,漳河發(fā)大水將銅雀臺沖毀了一部分,但是周圍還有一百多米的樣子,大概還有五丈高,于是就在上面建了一個永寧寺。

到了明朝末年,年久失修的銅雀臺終于又一次被漳河的大水沖毀,到現(xiàn)在只剩下不到十米的夯土堆。銅雀臺見證了鄴城作為一個繁榮巨城的興衰,從曹魏開始,鄴城作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作為北方經(jīng)濟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jì)。

鄴城遺址

而這首《銅雀臺賦》,更是開啟了建安文學(xué)的繁榮,在曹操父子的影響下,聚集了一大批的文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建安七子,即——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yǔ)、應(yīng)玚(chàng)、劉楨七人。三曹和建安七子一改漢代華而不實的文風(fēng),注重寫實。曹操集團能雄踞北方,與他們開啟的“唯才是舉”以及“建安風(fēng)骨”是分不開的,輝煌的文化能聚攏一大批出色的人才。

建安七子

銅雀臺誕生于一個波瀾壯闊的朝代,后來的《三國演義》更是讓銅雀臺家喻戶曉,人盡皆知。更是引發(fā)了一系列的野史趣聞。最出名的就是諸葛亮巧改《銅雀臺賦》,將”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改成”攬二橋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巧妙地改變了文中”二喬”的原意,以此將周瑜激怒。創(chuàng)立孫劉聯(lián)盟,決心抗曹。當(dāng)然,野史畢竟是野史,只是百姓們?nèi)粘=蚪驑返赖脑掝}。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quán)決計破曹操

后來,建安文學(xué)隨著曹操之死,逐漸開始走向沒落。銅雀臺就像一雙眼睛,靜靜地看著各代王朝的興起與衰亡。直到明清,又經(jīng)歷近代的百年風(fēng)雨,我們只能憑著那十幾米的黃土,緬懷先人,追憶我們先輩那輝煌燦爛的文化,曾經(jīng)唐代的杜牧也曾賦詩一首《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杜牧

標(biāo)簽: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guān)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