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由云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云南中醫(yī)”進行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編導讀:腰痛為臨床常見病,或為寒濕侵襲,或是瘀血為患,或因腎虛而致……一般來說,若因外傷導致的腰痛恢復起來相對容易些,而若因上述等原因導致的腰痛,可能恢復起來就困難些,患者大多要求助于藥物。解決腰痛之苦,了解一下這些方藥——
1.寒濕凝滯
主要表現(xiàn):腰痛僵硬重著,不能轉側或屈伸,僵直難動,動則痛甚,舌暗,脈沉細緊或細澀。
治療:溫經散寒、祛濕止痛,方以當歸四逆湯為主;藥宜當歸、桂枝、獨活、川烏、干姜、威靈仙、防己、木瓜、杜仲、續(xù)斷、金毛狗脊、海風藤。
和調要點:該證為寒濕客于腰府,腰為腎之府,寒濕凝滯沉著,引致腰府氣血不和、經脈不暢而攣急為痛;治宜溫熱散寒祛濕與強腎舒經緩急并舉;藥宜溫通除寒祛濕與入腎經、強筋骨、緩拘急之品合用。
2.腎陽不足
主要表現(xiàn):腰痛發(fā)涼而如冰,尿清長,腰膝酸軟。
治療:溫陽祛寒、壯腰健腎,方以金匱腎氣丸為代表;藥宜熟地黃、熟附子、山萸肉、澤瀉、肉桂、桂枝、附子、干姜、續(xù)斷、巴戟天、桑枝、雞血藤等。
和調要點:該證為腎陽不足,陰陽失和,陽不制陰,陰寒凝滯腰府而痛;治宜溫陽和陰、祛寒止痛、壯腰健腎;藥宜溫陽補腎、溫通活絡之藥對合用。
3.腎虛不養(yǎng)
主要表現(xiàn):腰痛隱隱,腰膝酸軟,骨痿力弱,形寒肢冷,脈沉細弱。
治療:壯腰健腎,方以地黃飲子為基礎;藥宜熟地黃、生地黃、山萸肉、石斛、五味子、肉蓯蓉、杜仲、續(xù)斷、肉桂、茯苓、丹參等。
和調要點:該證為腎精虧虛,腰府失養(yǎng),經脈失和而痛;治宜補腎填精,夑理陰陽,壯骨強腰;藥以填補腎精、和調陰陽之藥對合用。
4.瘀血停滯
主要表現(xiàn):腰部刺痛,固定不移,不可轉側或動作;多發(fā)于外傷跌撲或閃腰岔氣之后,或他病之后。
治療:活血祛瘀、強筋壯骨,方以血府逐瘀湯合桑枝飲為基礎;藥宜桃仁、丹參、紅花、乳香、沒藥、牡丹皮、生地黃、杜仲、續(xù)斷、補骨脂、蘇木、桑枝等。
和調要點:該證為瘀血停滯腰府,經脈瘀阻失暢而痛;治宜活血祛瘀、強筋壯骨、通絡止痛;藥以活血化瘀、強筋壯骨、舒經活絡之藥對和合用之。
5.經穴閉阻而經脈痹阻、絡氣不通
主要表現(xiàn):腰痛并呈放射狀痛及下肢痛,甚者直至足尖;其痛或麻木,或刺痛,或燒灼痛。
治療:開穴起閉、暢通經絡,方以自擬桑枝飲合龍膽瀉肝湯;藥宜桑枝、海風藤、懷牛膝、生地黃、山萸肉、澤瀉、龍膽草、炒知母、焦黃柏、露蜂房、赤芍、牡丹皮、金錢草等。
和調要點:該證為任督經脈及相關經脈穴位受壓,經氣阻滯不通失暢,郁久生熱,積為熱毒,循經下傳而痛,且痛或麻木或刺痛或燒灼痛;治宜通與清相合,開穴起閉、暢通經絡為通,清熱解毒以清;藥以啟閉通絡、清熱解毒之藥對協(xié)同用之。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悅讀中醫(yī),由云南中醫(yī)編校推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任編輯丨吳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