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最快的冰”,這樣造

2022-02-12 21:02:06來源:央視新聞  

自冬奧會開賽以來,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誕生多個奧運紀錄。而由老場館改建、本屆冬奧會承擔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比賽任務的首都體育館同樣頻破紀錄。截至2月9日,已有5項奧運紀錄在首都體育館被刷新。

面對一再刷新的紀錄,網(wǎng)友一邊贊嘆選手們的出色發(fā)揮,一邊驚呼:北京冬奧會有“最快的冰”!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采用世界先進制冰技術

國家體育館“冰絲帶”、首都體育館屢屢傳來佳績,這既離不開高水平運動員的奮力拼搏,也源于場館條件的科技支撐。

中國著名短道速滑運動員楊陽曾參加過三屆冬奧會,在北京冬奧會上擔任裁判。走上首都體育館冰場,她忍不住有滑一圈的沖動:“我好想在這兒滑,這個冰太好了!用我們的話說,冰特別走道,特別滑,非常出速度。”

與自然凍冰后溫度相對均勻的冰面不同,人造冰場是將制冷管埋在地下水泥層中,水泥層上再潑水,一層層凍冰,制冷管的溫度是否均勻直接影響到冰面溫差,進而影響冰面的平整度和硬度。溫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勻、冰面就越平整。在這樣的冰面上滑行,選手對不同區(qū)域的軟硬度感受保持一致,速度不會受到冰面的影響,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好成績。

△比賽間隙,澆冰車正在平整冰面。(總臺央廣記者李行健 攝)

流動在制冷管中的制冷劑的選擇,對溫差控制至關重要。此次“冰絲帶”和首都體育館均采用了先進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盡管國外一些地方已經(jīng)開始使用這樣的技術,但是北京冬奧會大面積、多場館使用的方案,世界上可供參考的不多。專家們?yōu)榇藢iT開了多次設計方案評審會,不斷論證、細化和修改方案。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馬一太所在的團隊此次承擔了首都體育館制冰方案的研發(fā)、設計和建造。他介紹:“奧組委對溫差的要求是控制在1.5度。現(xiàn)在我們的冰(溫度)正負不差0.5度,甚至能達到0.3度?!?/p>

馬一太還指出,二氧化碳是工業(yè)廢料,經(jīng)過提純后即可當制冷劑使用,因此價格低廉,與常用的氟利昂之類的制冷劑有50甚至100倍的價格差距;且更加綠色、環(huán)保和安全。

兩小時實現(xiàn)“最快”到“最美”

對于不同的冰上運動而言,冰面是否“好”,有著不一樣的評判標準,如短道速滑要“快”,花樣滑冰求“美”?;踊摹包c冰”等技巧需要冰面厚度達5厘米以上,否則冰面易破;而短道速滑則要求冰面硬度更高,厚度要求只需要3.5到4厘米。

△2022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短節(jié)目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歷屆比賽中,這兩個項目的場館幾乎都安排在一起,今年也不例外。有時二者的舉行時間也相對接近。對于制冰來說,如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冰面從“最快”到“最美”的轉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

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從適合短道速滑的“最快”冰場到適合花樣滑冰的“最美”冰場,要在三小時內(nèi)完成。除了制冷劑,壓縮機、換熱器及一整套系統(tǒng)的控制都至關重要。馬一太說,北京冬奧會的這套系統(tǒng)已實現(xiàn)了兩小時內(nèi)的冰場轉換。

場館內(nèi)頻頻傳出好消息,是讓保障人員最自豪的事。馬一太表示,“我們趕上了甚至已處于冰雪運動制冷制冰技術前沿。冬奧會結束之后,我們可以把這個技術繼續(xù)在冰雪運動中推廣運用。”

標簽: 首都體育館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