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魏思璐(廣西大學)
最近,話題標簽“寶寶輔食”在社交平臺上十分流行。以小紅書為例,許多用戶的帖子下方,總會加上一個“寶寶輔食”的話題標簽,而這些帖子大多數(shù)為分享類,包括妝容穿搭教程、學習或工作的日常、私人情感的傾訴……但都和真正含義上的“寶寶輔食”毫不相關。而這一行為背后的理由是:加上“寶寶輔食”tag,就能降低帖子推送給男性用戶的概率。
女性用戶選擇通過話題標簽這種方式,避免自己分享的內容被異性看到。這其實是出于一種交流的無奈。傳播學者彼得斯在《對空言說》一書中提到了“撒播”的觀念,撒播觀強調的是傳播過程中的平等觀念,受眾擁有自由解讀的權利。在當下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男性和女性因為生理、經歷以及思維的差異,對不同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網絡的匿名性,也進一步使社交平臺變成了交流的重災區(qū),誰也無法避免分享的內容被不同的人任意解讀。在社交媒體平臺中,所有內容都不可避免地以撒播的形式,被算法推送到不同的受眾的信息流當中“寶寶輔食”這類針對性別的篩選方式,是用戶為控制內容傳播范圍的無奈之舉,也是為了降低男性凝視下的被曲解的可能。
在某些社交平臺上,話題標簽“寶寶輔食”的瀏覽量已超過60億,而使用這個標簽的用戶大多為女性用戶。女性用戶不想讓自己的帖子推薦給男性用戶,緣由背后還有著明顯的現(xiàn)實對照。2023年3月8日,在聯(lián)合國大會為國際婦女節(jié)舉行的活動中,主席克勒希提到一項研究顯示,婦女和女孩面臨網絡騷擾或仇恨言論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7倍。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會向相關部門報告,近九成的女性會因此限制自己的在線活動。社交媒體時代,女性用戶有著在網絡上分享的欲望,同時也有著對良好的網絡交流空間的渴望。
在互聯(lián)網算法的運行機制中,女性用戶利用打標簽的方式,對算法進行“馴化”,建立起新型的網絡“護盾”?,F(xiàn)在,“寶寶輔食”標簽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也有人單純?yōu)榱嗽黾訛g覽量,去使用這個標簽。“寶寶輔食”標簽最初的功能也被減弱。而也有人另辟蹊徑,使用像“兒童畫”“寶寶穿搭”“離婚帶娃”等較少推薦給男性用戶的話題標簽。但是,關于這類標簽是否能真正起到作用,有人反映,即使加上了這類標簽,也還是會收到來自異性的破壞氣氛的言論。“寶寶輔食”這類標簽的功能也許不是最重要的,網絡用戶借此標簽,更多的是用以來表達態(tài)度,即一種對于更和諧的網絡交流空間的需求,以及友善的網絡關系的渴望。